2008年5月7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浙江潮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南浔编织一张平安网
本报记者 陈卓 通讯员 李晓锋

  “年底打工的人都要回去,要加强防范……”
  “有些人家白天开着窗子,东西都晒在外面,不安全!”
  春节前,湖州市南浔区夏家桥社区片警叶有德如期来到社区办公室,召集社区干部、义务巡逻队员和居民代表,集中分析年底治安情况,研究应对措施。
  这是夏家桥社区自己特有的“警民议事会”——议事会成员在警务区民警通报辖区治安形势的基础上,对当前辖区内治安防控难点、居民矛盾纠纷、突出环境卫生等问题进行讨论,并提出建议。在那次议事会上,大家纷纷为确保年底安全建言献策。经过商议,社区巡逻队在民警的带班下加频巡逻密度,广泛张贴安全温馨提示,召开居民会议及时加强居民的防范意识。整个社区年底没有发生一起盗窃案件。
  如今,南浔区已经编织起了一张上下联动、社会联防、警民配合、社会联治的综治大网络,各方因地制宜各有特色。全区9个镇1个开发区均设立了“综治(平安)协会”,有效解决了“无人办事、无钱办事”的难题。综治进企业不断延伸推进,各项措施落到实处。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上,“学生成长导师制”和“检察官导师制”等已成效显著,“法官妈妈”贾建平和同事们还为全区青少年精心创办了《少年法苑》。
  除了“强组织”的保障和“广覆盖”的网络,南浔区还强调通过创新社会维稳和管理机制来开创工作新局面。比如,对于一些热点、难点问题,推出了旨在优化工作力量配置,提升干部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的“项目经理人”制度。
  和孚镇的一个工程项目,由于种种原因,施工单位几次组织施工都因群众不理解而进展缓慢。实施“项目负责人”制度后,两名副镇长带领5名镇村干部,日夜工作,发扬“蚂蚁啃骨头”的精神,耐心地和当地群众摆事实讲道理,用一个星期就解决了问题。
  “项目经理人”制度有一套严格的程序,先是对涉及社会(稳定)的难点、热点问题,由综治中心书面提出“立项”申请,经审核批准后,考核小组制定“招标”文本,凡领导班子成员都可参加“投标”,公平“竞标”后中标者即为“项目经理人”,按照工作需要中标者可以自主挑选工作班子组成“项目工作组”,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,依法开展工作;若按时、保质、保量完成任务,按事先确定的额度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。